2021年2月

当患者有皮炎的时候,也会间接导致湿疹的出现,特别是对于刚刚出生的小儿来说,这种情况更加常见,家长要多留意自己的小儿的身体变化,在发现情况不对劲的时候,就要赶紧送他们到医院治疗。

皮炎导致的湿疹要怎样预防呢

1、由于诱发皮炎的原因不同,患者尽可能追寻病因,隔绝致病因素,避免再刺激。还有一项调查,发现有些慢性疾患,如消化不良、糖尿病、小腿静脉曲张等疾病都可能诱发疾病的发生。

2、有的治疗皮炎的药物很可能会对患者产生毒副作用,因此,在服用药物前,一定要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,避免造成其他不良后果。

3、湿疹患者在平时饮食中应以素食为主,这样易于消化,不碍肠胃,大便应日日通畅,避免因肠道不通畅而导致皮炎的发生。

4、在饮食方面,患者还应该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,如葱、辣椒、浓茶、咖啡及其他容易引起湿疹的食物,腥发类食物,也应该禁忌,如鱼、虾等海味。

另外,如果是小宝宝有湿疹,那么和食物的关系就比较密切了。如果父母有过敏的疾病,宝宝出生后最好母乳喂养。如果母乳不够,可添加低敏奶粉,低敏奶粉对引起宝宝过敏的牛乳蛋白进行处理,可以降低过敏的风险。

特应性皮炎大多发生于过敏性体质的患者,当出现病情后往往给病人的生活工作带来较大的麻烦,无论是正常的休息还是工作,都会不分昼夜的折磨病人。很多人以为这只是简单的皮炎便不放在心上,任由其肆意发展,最终给病人的身体带来诸多其他问题。下面一起来认识下特应性皮炎,不再让其为所欲为。

特应性皮炎的症状

特应性皮炎的表现有很多,基本特征就是慢性、复发性、瘙痒性皮疹,并有一定的年龄阶段性特点。目前将特应性皮炎分为婴儿期、儿童期和成人期三个阶段。

01

婴儿期

大部分患者会在一岁内发病,初发皮损为面部的瘙痒性红斑,继而出现针头大小的丘疹、丘疱疹,密集成片,皮损多形性,境界不清,搔抓摩擦后形成糜烂、渗出和结痂等;皮损可迅速扩展至头皮、额、颈、腕、四肢屈侧等。

病情时轻时重,某些食品或环境等因素可加重病情,有时继发感染。

02

儿童期

一般在婴儿期症状缓解一两年左右加重。皮损在四肢屈侧或伸侧,常限于肘窝、蝈窝(四弯症)等处,其次为眼睑面部。全身皮肤干燥,皮损为暗红色,渗出较婴儿期为轻,常伴抓痕等继发皮损,久之形成苔藓样变。

03

成人期

可以从儿童期发展而来或直接发生。好发于肘窝、蝈窝、四肢、躯干。皮损常表现为局限性苔藓样变,有时可呈急性、亚急性湿疹样改变,部分患者皮损表现泛发性干燥丘疹。瘙痒剧烈,搔抓后出现血痂、鳞屑及色素沉着等继发皮损。

特应性皮肤的护理

1.保持皮肤卫生:勤洗澡勤换衣,保持贴身衣物的舒适和洁净。

2.修复皮肤损伤:瘙痒时避免用指甲搔抓皮肤,沐浴时避免使用工具用力搓擦

3.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。饮食规律,避免暴饮暴食。衣物舒适,避免刺激性衣物,避免搔抓。

特应性皮肤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所造成的,所以治病要找源头,从自身的生活习惯开始改善,不让疾病有机可乘。

春节放假期间,三两好友、一家多口,凑一桌麻将、看电视节目,甚至会通宵等等。导致身体体能消耗过度,生物钟严重被扰乱。影响人体系统及其器官的正常功能,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,特别引起带状疱疹的发生。

1.带状疱疹

带状疱疹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。初次感染此病毒表现为水痘,水痘消退后病毒会继续潜伏在人体内。当机体的免疫力下降,病毒将再次发作,主要以带状疱疹的症状表现出来。沿着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出现带状排列的成簇疱疹,伴随神经痛。

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(腰、胸肋、头等)疼痛不适,之后在疼痛部位起呈带状分布的红斑,迅速在红斑基础上见水疱,伴疼痛。还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红斑、水疱局限在一侧身体,不超过中线。若出现以上症状,及时到专业的皮肤科医院就诊。

建议: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加强身体锻炼,增强体质,注意劳逸结合。有助于防止带状疱疹的发生,节假日虽热闹好玩,但也要注意规律作息,不建议熬夜。

2.过敏性皮肤病

温暖的南方(广东),即使是冷冬,也依旧草绿花繁。花粉,尘螨、尘埃、真菌等都是易诱发皮肤过敏的因素,有些家庭喜欢用鲜花烘托节日的气氛,在美的烘托下,也可能会诱发皮肤过敏反应。

过年吃的菜肴总少不了鱼虾蟹海鲜等,而此类食物较易引发过敏反应或者导致原有的皮肤病加重。

预防过敏性皮肤病,首先要避开过敏源。有过敏病史人士尽可能不到野外活动,不宜在室内摆放花卉。此外,过敏体质的患者对于食入的过敏物质需要控制好,或者忌口。一旦发生过敏,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,切忌抓挠和用热水烫洗。

3.荨麻疹

荨麻疹在生活中较为常见,也是一种突发性疾病。通常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、白色隆起的斑块,发病时皮肤的瘙痒让人甚是苦恼。这类患者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,尽可能避免进食鱼、虾、蟹、酒等易致敏食物。

4、 皮肤瘙痒症

皮肤瘙痒症,一般是指出现皮肤瘙痒但是不会引发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。多在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群中发病。由于皮肤瘙痒症的发病原因也有某种刺激性因素的存在,所以在饮食方面也是要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,例如烟、酒、浓茶、咖啡等。

荨麻疹和湿疹都是常见的皮肤问题,通常都表现为特征性的皮疹而且伴有非常明显的瘙痒。由于发作机制以及表现形态有相似之处,所以不少人常将两者混为一谈。

01

荨麻疹

对于荨麻疹来讲,它的特征性皮疹就是风团和隆起的红斑,而且非常的搔痒,大多数荨麻疹十字划痕症都是阳性。此外这种风团此起彼伏,一般在24小时能够消退。

总结说来:荨麻疹的典型皮损是片状隆起,伴剧痒,分批出现又可以自行消失,不过就是消失之后又出现新的一批

02

湿疹

湿疹的特征性的皮疹则是多样的,可以有红斑,丘疹,糜烂,渗出,水泡等等。可以局限型的也可以泛发性的。此外,湿疹的治疗应该按照湿疹的急性期,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来进行对症性的治疗。

两个问题的共同点是都属于免疫系统敏感性问题,皮疹一般都会有瘙痒等感觉。但他们可以从一下几点加以区分:

1、两者的发作机制不同

荨麻疹是第一型变态反应引起的,也叫做快速过敏反应,一般接触过敏原后短时间内即可发作。湿疹是第四型变态反应引起的,也就是迟发性过敏反应,一般是接触过敏原以后有一段时间才会发病,一般3天–1周,或是更长。

2、皮疹表现不同

荨麻疹一般是出现红斑和风团,风团也就是通俗说的风疙瘩;湿疹皮疹就多样,一般对称出现,急性湿疹可以是红斑,丘疹,水疱,渗出等,慢性湿疹可以是局部皮肤增厚,脱屑。

3、皮疹进展规律不同

湿疹的皮疹在经过治疗后会逐渐消退,而荨麻疹皮疹的特点是出现迅速,消退迅速,退后不留痕迹,一般皮疹出来后24小时内都会消退,但是其他地方可能还会反复出现。

4、两者发病特点不同。

荨麻疹一般皮损24小时能消退,然后会又复发。而湿疹的皮损是一直不会消退的。

湿疹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,湿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,任何季节,慢性病程,易反复发作,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。除了药物的治疗,生活中的饮食也很重要,我们一起来了解。

湿疹的治疗只是其中的一方面,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积极的进行预防,例如饮食上的注意事项,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,常见的例如绿豆、赤小豆、冬瓜、黄瓜、莴笋等,少食鱼、虾、牛羊肉和刺激性食物。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物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,例如菜汁、胡萝卜水、鲜果汁、西红柿汁、菜泥、果泥等,多吃一些这类食物可以减轻我们的皮肤过敏反应,保持正常的消化和吸收能力,食物应以清淡为主,少加盐和糖,以免造体内水分的淤积,加重皮疹的深处情况和瘙痒感。

清淡为佳,禁止食用腌制的咸鱼腊肉之类,海鲜、牛肉也要少吃,合理搭配水果和新鲜蔬菜,红豆,绿豆,山药,薏仁米,是祛湿的最佳食物。

忌吃膏粱厚味,甘肥滋腻,生湿助湿的食物,忌吃油润的动物脂肪、海腥鱼类食物,忌吃酸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,忌吃性属温热助火食物,忌吃油煎炒炸、炙焯香燥熏烤的食物,忌吃烟与酒。

专家认为本病多因饮食失节、嗜酒或过食辛辣刺激、腥发动风的食物,伤及脾胃,脾失健运导致湿热内生,又外感风湿热邪,内外两邪相搏,充于皮肤而发。

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,加上环境污染、工作强度大、竞争激烈及精神紧张等因素,湿疹的患者越来越多。

专家提示:患者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食物,如葱、姜、蒜、浓茶、咖啡、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,如鱼、虾等海味!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康复。